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办公室

首届全国物联网标识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发布者:江苏省无线通信重点实验室发布时间:2018-01-25浏览次数:504

  

2018125日,首届全国物联网标识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物联网学报》编委会、工信部国际电联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联合主办,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研究院、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通信学会联合承办。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南京邮电大学通信技术研究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以及华为公司等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就物联网标识的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主任、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朱洪波教授致会议开幕词。朱教授指出,物联网标识是万物互联的基础,是打开物联网世界的钥匙。商品标识已非常普遍,但物联网标识更侧重于与网络相连的对象、通信及应用的标识。目前,学术界对于物联网标识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希望在此次研讨会上,各科研单位和企业能互通有无、交流碰撞,充分研讨标识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邮电大学通信技术研究所首席顾问吴培亨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吴院士指出标识是物联网的入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的标识体系相对混乱和独立,摘选出主导体系标准并有机整合其他标准是关键所在。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物联网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田野在会议中指出,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是较早介入标识领域的单位之一,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一直管理顶级域名“.cn”,由IP地址看到了标识在物联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DNS域名解析系统承载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可将其应用到物联网标识技术当中,通过标识把物联网各个行业的信息串联起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续合元指出,目前的物联网信息碎片化严重,独立性较强,标识要跟网络架构联系起来,将物联网的分散应用有机整合统一。

会上,共有来自四个单位的六位专家做了关于物联网标识的精彩报告。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刘佳工程师分享了物联网标识地图的报告,详细介绍了物联网标识概念及国家物联网标识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情况。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刘阳博士分享了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整体情况及发展趋势报告,就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概念、总体架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探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信息科学研究院的潘博文工程师分享了物联网物体描述和物体标识报告,提出物联网的研究应关注于物与物之间的智慧互联,从能力的维度对物体进行描述,解决物体标识提供信息少的局限性,进而实现物体的智能交互。南京邮电大学的江凌云副教授分享了网络标识技术研究现状及在IOT中的应用报告,就传统IP架构在物联网中面临的挑战和基于LD/Loc分离网络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南京邮电大学的朱晓荣教授分享了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未来网络标识研究报告,分析了现有网络的安全性、实时性等问题,提出了新的网络标识研究方向。最后,南京邮电大学的张琦博士分享了物联网标识发展动态的报告,梳理了物联网标识发展大事记,并介绍了近期物联网标识发展的行业快讯。

本次物联网标识技术学术研讨会是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标识技术专项研讨会。与会专家均表示此次会议为物联网标识技术的推广与重视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并希望此研讨会能够定期举办,交流分享各单位关于物联网标识技术的最新进展。

  

吴培亨院士讲话

  

朱洪波教授讲话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